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请悉知。
1908年11月14日,一阵凄厉的哭喊声从宫中传出,光绪皇帝在自己寝殿中突然驾崩,享年仅仅38岁。
尽管当时朝政的大权都已经牢牢掌握在了慈禧太后的手中,但皇帝驾崩的消息从宫中传出后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要知道光绪帝仍处于壮年时期,又没有什么致命的基础疾病。如今却突然早逝,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。
宫廷政变的残酷莫过于此,无论宫中有多少风言风语,但都无法改变结局了。
彼时,74岁的慈禧不得不强撑着病体处理养子的后事,皇帝的丧礼有许多要筹备的地方,这些事情都得由慈禧太后去一一确认。
光绪帝驾崩之后,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,该由谁来担任这个继承人也成为了一个大问题,所以慈禧要立刻确认一位新帝,扶持新帝登基她丝毫不敢耽搁,迅速召集了大臣前来商讨相关事宜。
光绪帝没有子嗣,庆亲王奕劻提议立光绪皇帝的宗亲溥伦为帝,这么做有两点好处,一是能够保证皇室的血脉纯正,二是溥伦年长,有能力处理国事,可以维持政局。
庆亲王的提议也得到另一位亲王的支持,但慈禧太后听了二人的话却一直沉默不语,她摇了摇头,似乎没有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。
当时的慈禧太后可能还没有预料到自己大限将至,她提出了要立自己的侄子溥仪为帝,而自己作为太皇太后继续把持朝政的方案,大臣们心知肚明,慈禧太后这是不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,但当时的朝臣还是没有一个敢质疑和动摇慈禧太后的做法。
慈禧还封溥仪的亲弟弟载沛为摄政王,尽管载沛也还十分年幼,而溥仪更是嗷嗷待哺的孩子。
那一夜,溥仪被太监抱到了慈禧的面前,但却被阴森森的帷帐和慈禧那张苍老惨败的脸吓得嚎啕大哭,就连糖葫芦都摔在了地上,慈禧非常愤怒,让人把溥仪带了出去,自己继续工作。
所以在光绪帝去世的当天,慈禧太后忙前忙后,一直工作到了深夜才迟迟睡去,这个时候,慈禧太后的生命也已经不足二十四小时了。
第二天,慈禧依旧像往常一样早起,吩咐宫女们梳妆打扮,随后服用早膳,尽管前一天工作到了深夜,但慈禧却一反常态地精神,后来人们才知道,那或许就是最后的回光返照了。
在吃完早饭后,慈禧如同往常一样处理政务,到了晌午,慈禧才终于松了一口气,准备用午膳,但在吃饭的过程中,慈禧却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腹痛传来,慈禧太后疼到倒地不起,宫中的太医集体出动来为慈禧看诊。
然而,慈禧的情况却不容乐观,她腹泻不止,还有脓血随之排出,脸上没有丝毫血色,太医也束手无策,只能安慰慈禧。
听闻慈禧的病情恶化,大臣们也纷纷赶来,跪在了仪鸾殿前,等待慈禧的传令。
在短暂的苏醒期间,慈禧自知大限将至,立刻下旨召见了自己亲封的摄政王载沛和太后隆裕,这个极度渴望权力的女人,这一次终于同意把自己的权力移交给后人了。
慈禧病情仍然在加重,在政权稳固下来后,她用尽了全力修改自己的诏书,诏书由军机大臣拟定,慈禧审阅。
这一次,慈禧似乎不再是那个风风火火的女强人,在面对自己此生最后一次遗诏时,慈禧显得犹豫不决,多次删改其中的字句。
在遗诏定下来以后,慈禧为自己穿上了早已准备就绪的寿衣,这件寿衣是慈禧花了重金打造而成的,上面刺有龙的花纹,象征着慈禧位同皇帝的地位。
慈禧环顾四周,看到身边都是簇拥着自己哭泣的官员和内侍,在弥留之际,慈禧告诉众人,“垂帘听政,其实是迫不得已”。
如果说这一句还让许多人感到有些讽刺,那么慈禧的最后一句话更是让人觉得心惊不已,作为一个垂帘听政掌权了数十年的女人,慈禧的遗言竟然是“勿再使妇人预闻国政”。
说完这句话后,慈禧将头歪向了一边,双手无力地垂落,彻底咽下了最后一口气。
此时距离光绪帝去世也不过一天罢了,紫禁城中两位名星相继去世,似乎预示了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最后结局。
慈禧的殡葬仪式依然和她生前一样铺张隆重,培养的各种奇珍异宝数不胜数,光是准备就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。
一场葬礼就烧掉了120万两白银,而当时的大清在内外交困之下,居然还能挪出这样一笔巨款给慈禧办置葬礼,实在是令人感到吃惊。
而且,值得注意的是,慈禧的葬礼相较于光绪更加豪华,尽管慈禧的名声在后人眼里始终毁誉参半。
但当时的清朝官员们对慈禧还是表现得尤为心服口服,这一点从葬礼的规格上就可以看得出来,即使去世了,依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力。
但无论如何,大清的气数已尽,慈禧的去世加速了晚清的灭亡,没过多久,大清和慈禧一样,作为封建时代腐朽落后的象征,深埋在泥土之中了。
参考文章:
揭秘光绪死亡档案:长期遗精 死前一年脾气暴躁_CCTV.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
1908年,大清最苦的皇帝死了_澎湃号·湃客_澎湃新闻-The Paper
李细珠:慈禧太后及其统治的是非功过 (cssn.cn)
光绪慈禧相继去世 民众和革命党如何对待如此大变_凤凰网 (ifeng.c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