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唐诗的广阔天空中,李白与杜甫如日月同辉,各领风骚。李诗“放浪形骸之外”,如天马行空,难以效仿;杜诗则“铺陈始终,排比声韵”,规矩中显精神。正如李泽厚在《美的历程》中所言,杜诗树立了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范本。
杜甫在诗歌创作中注重字句的精雕细琢,正如他诗中所述: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。他强调写诗要合乎格律,为七言律诗的发展开辟了新境界。七言律诗,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,且讲究平仄押韵。杜甫的《登高》便是这一格式的典范,被誉为古今七律之冠。
《登高》描绘了夔州秋日的壮丽景色,通过具体的意象,如“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”,将读者引入一个深远而苍凉的世界。而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则又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。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情感和哲理,如“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”,道出了杜甫一生的漂泊与艰辛。
杜甫创作《登高》时,已年过半百,身体疾病缠身,飘泊无依。这首诗是他对过往岁月的回忆,也是他对现实生活的感慨。诗中不仅景美,情真意切,更在格式上完美展现了七言律诗的对称美。每一句都仿佛是一幅独立的画,但又相互呼应,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。
杜甫的《登高》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,更是唐诗艺术的巅峰之作,它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,感动了无数后人。正如胡应麟所赞:“古今七言律第一”,杨伦称此诗为“高浑一气,古今独步”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作为诗人的才华,也体现了唐诗的辉煌与魅力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淮北曼哈顿酒店管理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杜甫的《登高》被誉为古今七律之冠,情真意切,感动了无数人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