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北曼哈顿酒店自媒体网

潮汕民间舞蹈简介


一、营锣鼓
在逢年过节的日子里,潮汕孩子最快意的莫过于在人群中钻来钻去观看“营锣鼓”了。其实,何止小孩兴奋呢,在这些喜庆的日子里,只要哪里听到那扣人心弦的锣鼓声,哪里的人就会倾家而出。即使是家庭主妇,也会放下手头的活儿,牵儿携女出去观看。这时候,观者如潮,围者如堵,当远远望见彩旗缤纷时,小孩子们会兴奋地叫喊:“来了!来了!”于是各家各户鞭炮四起,给节日增添了几分喜庆气氛。
在队伍前面,是手执彩旗的少女。少女们浓妆艳抹,妩媚动人,随风飘动的五彩锦旗为她们增添了许多英姿。彩旗后面是一队女孩子,扛着一面面大标旗。大标旗是一种长约3米,宽约米余的长方形旗。长的一边横穿一杆五六米长的竹竿,竹竿的末梢留着一点竹叶,并挂有桔子、石榴等象征吉祥的水果或绣球等其它饰物,别有一番情致。大标旗是用丝绸制作的,绣龙描凤,并绣着“国泰民安”、“普天同庆”等。大标旗三边是荷叶花边或彩穗,上端垂着红灯笼,下端垂着吉祥物。出游时,扛标人约在大标1/3处着肩,一手压着标杆,使大标上方高下方低,而且不断晃动,使整幅绸缎随之颤动,十分好看。紧跟着大标的便是“挑花篮”队,也是清一色的少女。她们用一根薄且软的扁担,挑着两个小巧玲珑的花篮。花篮里放着簇簇鲜花,宛如百花齐放,意味着春天即将来临。
彩旗、锦标之后,便是锣鼓班了。锣鼓班以大锣、斗锣、深波等近十种打击乐器为主奏,辅以扬琴、柳胡、洞箫等十来二十件弦管乐器伴奏。领奏的是一把长杆的唢呐。乐曲由少而多,由单调变丰富,视不同的活动内容而变化。一般游行,多演奏抒情的二板套《南正宫》、《小扬州》和活跃的三板套《画眉跳架》等。后面就是一队“涂戏”,它往往是众人围观的主要目标。所谓“涂戏”,就是人们化装成一出出的古装人物造型,如《水浒传》的“野猪林”、《三国演义》的“桃园结义”以及《狄青八宝》、《薛仁贵回窑》等,也有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,如包公、海瑞等忠臣良将。这些造型,大多用木板车载着,人们观看着这些造型就如同观看旋转舞台。最后就是各种各样的动物造型,有骆驼、鳌鱼、鹅、狮子等等,当队伍游行到一个广场时,就停下来表演。各种由人扮成的动物就跳起千姿百态的动物舞。
二、英歌舞
“英歌舞”是一种广泛流行于潮阳、普宁一带的艺术表演形式,明末清初已流行。清初潮州知府吴颖在《潮州风俗考》中提到:“农者春时数十辈,插秧田中,命一人挝鼓,每一鼓一巡,群歌竞作,连日不绝,名曰秧歌。”张华云的《岭海岁时记》亦云:“秧歌(又叫‘英歌’)遍于乡社,岁暮元宵,酬神赛会,经常斗唱;有扮演梁山好汉的,执棍挂鼓,配以锣钹,边行边舞,叫‘英歌前棚’;有扮民间故事,唱打花鼓等等,配以笙笛弦乐,锣鼓板钹,叫‘英歌戏’。”英歌队一般由前棚、中棚、后棚三个部分组成,每个部分节目丰富动人,表演起来动静有次,虚实结合,文武兼之,充分表现了梁山泊英雄好汉的英雄气概。英歌舞多通过乔装为各式各样人物,表演智取大名府,救出卢俊义等传奇故事。
前棚,即英歌队伍整体组织中的前头部分,也是英歌队的主体部分,小规模以24或36人组成,大规模由108名年青力壮的男子汉,化装为梁山伯起义部队主力军的英雄好汉组成。其领头两人为指挥,必须挂黑须与红须,黑须为李逵,红须为杨志或秦明。和尚打扮的是鲁智深或武松。其中还有两个男扮女装的为孙二娘和顾大嫂。其他人物有九纹龙史进、猎户解珍等。整个队伍中的2/3的人手握两节木棒,每节长尺余,敲击起舞,通过刚劲有力的舞蹈表演,表现英雄事迹。1/3的人,手拿小鼓槌棒,敲打起舞,助威前进。另外,队伍中必有一人扮时迁,手执布制长蛇,穿梭腾跃,调整队形,交流舞姿动作和舞蹈图形信息。前棚舞蹈队伍表演时,敲击着木棒和小鼓,伴随着“冬冬喳,冬冬喳,冬冬喳”的英歌锣鼓节奏,紧凑整齐地以优美的舞姿,演出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和编演表现攻城战阵的舞蹈图形。威武壮观,具有强烈的感人艺术魅力,给观众以振奋昂扬的感受,激发人们扮英雄、学英雄的积极进取的精神。
英雄舞传统的舞蹈动作和艺术图形,一般有“挑槌”、“拜年”、“洗街”、“布田”、“麦穗花”、“田螺圈”、“揽槌”、“眼镜框”等。在过去,除了舞英歌外,还有唱英歌,就是在舞的过程中还要伴唱。唱词既有歌颂梁山伯英雄好汉打大名府壮举的历史内容,也掺杂宣扬“廿四孝”等民间流传的规劝世人多行孝道的小故事及劝世良文,如:“丁兰哥,南山去牧羊。见羊儿,跪乳报母恩。丁兰念母心悲伤,刻木奉祀行孝道,早晚菜饭敬亲娘......”但这种边舞边唱的做法往往因为唱而影响了舞的协调性,又妨碍了舞槌强烈节奏的速度和力度,所以现在已经甚少有伴唱的了。
中棚的演出节目,主要是表演一些戏剧性较强,娱乐气氛浓郁的传统曲艺节目。其传统的完整表演节目有13个,都是以民间趣闻轶事为题材进行艺术加工编演的:第一是“佛公佛母”,由两位扮演者头戴弥勒佛面具,手执葵扇,手舞足蹈,笑容可掬地招呼观众,为中棚队伍开路,以示吉祥;第二是“洗佛”,一至几人扮演和尚,手执佛尘说唱前进。唱词内容多宣扬佛教教义,宣扬因果报应;第三是“牵猪 <豕加假去亻> ”,表演民间配种员的生计,属趣味性节目;第四是“双摇鼓”,表演民间摇鼓货郎下乡做小日杂生意,属闹剧;第五是“农夫扶犁下地”,则反映农民一年四季劳动生活艰辛的表演唱;第六是“徐大江拖车”,取材民间传闻,反映的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困苦处境;第七是“钓鱼”,属反映钓鱼人生活情趣的说唱节目;第八是“桃花过渡”,传统的斗畲歌方式,取材民间男耕女织的说唱节目;第十是“和尚戏尼姑”,属低级趣味的闹剧;第十一是“闹花灯”,由男女若干人手擎花灯,边舞边唱的娱乐性节目;第十二是“妇女卖艺”,是反映民间艺人生活和表演唱;第十三是“京城会”,是取材于民间故事的喜剧节目。中棚十三个节目,内容丰富,需要众多的技艺双全的人扮演。一般情况下,比较难齐全地表演全部节目,便有选择地表演其中若干个。
后棚,即英歌整体组织中的后头部队,这部分代表梁山伯起义军与民众汇合在一起,组成强大的后备力量。每人手执务类刀、枪、剑、戟,形成声势浩大的武士队伍。这支队伍,一般由象征性的十六或二十四、三十六人组成,人数没有严格的数量要求,只求偶数。这支队伍的成员,轮番上场,各自表演各式套路的武术,以表现梁山泊义士个个是英雄好汉。表演过程中,有拳术单打、对打、混合打,也有各种器械的单打、对打、混合打;拳攻腿踢,棍击枪刺,刀光剑影,真枪实打,惊心动魄,扣人心弦。
最后的收场节目是“打布马”。以一人扮成朝廷官员,他的半腰束挂上布制的马匹,上半身露在布马中间上面,下半身为布制马匹所掩盖,酷似骑马形状。这官员两手持双锏,与手握木棍的徒步和尚进行对打,最后以朝廷命官被打败狼狈而逃作为英歌结束的活动标志。“打布马”的由来,传说有那么一段故事:清朝时期,里湖境内有一庵寺,名曰坟头庵。庵里住着一个武艺高强,当时的知县以为这是隐患而前来清剿。可是,各尚武世高强,县太爷被打得一败涂地,狼狈而逃。后民众便把这个故事编成“打布马”,并被发展成为一个艺术程式,随在英歌后棚演出。
在农村,英歌舞被群众看作是英雄的化身、吉祥的象征、驱邪的魔力。一般参加英歌队者都应是年轻力壮、英武潇洒的小伙子。表演英歌舞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和周围群众关系极好,朋友也多。姑娘们对他们更有一种爱慕之情,常常从英歌队中挑选自己和意中人。特别是头槌和二槌,更是姑娘追求的对象。跳英歌舞历来被视为吉祥的化身,人们认为跳英歌舞是“好彩头”。这年谁能够进村英歌队,这年办事就顺利,事事如意。普宁县是流行英歌十分广泛的地方,这里的村民认为跳英歌能把妖魔鬼怪、歪风邪气驱赶净尽,以正压邪,确保平安。所以,一些大型建筑的奠基、办公大楼落成、大桥通车、学校庆典仪式举行时,都免不了要请英歌队大舞一番。在乡村,百姓们只要听到英歌声,就在门口作好了迎接准备。英歌队来了,户主就鸣炮邀请,这时英歌队就得进入院内,在院内表演一番。人们认为,经过英歌队 舞过的房屋,能永保平安。
三、双咬鹅舞
双咬鹅舞是潮汕颇具特色的民间舞蹈。潮汕地区地处韩江中下游平原地带,水草茂盛,故此盛产家禽,几乎是家家户户都畜养,其中尤以澄海狮头鹅最为著名。“双咬鹅舞”便是在此生活素材中提炼出来的。制作道具时,首先必须制作一个象形躯壳。先用竹、藤作骨架,躯壳一般要比活鹅大数倍以上,身长2米多,高2米,头连颈高1米多。为使造型逼真,制作艺人先用活鹅拍摄站立伸颈姿态的侧身照片,再把冲洗出来的底片用幻灯机投射出放大的鹅影。然后请已选定的舞蹈演员来测量比例,以保证舞鹅演员与鹅壳相宜适体,最后才将鹅影的轮廓勾勒下来,按轮廓尺寸扎制鹅壳。壳子扎好后,裹以白绒布,涂上色彩,维妙维肖。
表演时,每只鹅壳套进舞蹈演员3人,身上衣着颜色不拘,以紧缩为宜。足着布鞋,鞋面铺上两片制成鹅脚趾的象形布,小腿再裹上鹅脚象形布套,头和翅膀能活动自如,舞起来栩栩如生。
舞技设计者按表演程序设计出各种舞蹈动作,没有严格和程式,一般要求动作从简到繁,节奏要弛张得当,疾徐有致。全过程约30分钟,并以鹅的咬斗为高潮。演牧童的衣饰配搭不拘一格,胸腹间缠一肚兜,脚穿草鞋,手执长笛,头戴一个变形夸张的孩童头壳,脸部造型天真活泼,逗人喜爱。双咬鹅舞登场演员共3人,另有两个舞鹅副手作后备,以便轮换。舞蹈伴奏必须配备潮州大锣鼓,主要管弦器要配大唢呐、小唢呐、笛子、其他乐器不拘。
双咬鹅舞所表演的内容质朴自然,乡土味浓,富有生活气息。将牧童出牧到归牧的全过程都维妙维肖地表演出来。先是一阵热烈的潮州大锣鼓声为先导,接着奏起欢愉轻快的潮州管弦乐《画眉跳架》。这时,两只特大型“狮头鹅”站在乐队前面,表示被圈在栏里。紧跟着牧童出场,先伸伸懒腰,揉揉惺松睡眼,表示刚刚起床。手里执着一根笛子当牧竿,有的还带上一把破扇子。然后,放鹅出栏,两只鹅一出栏,立即欢快展翅蹦跳,牧童左赶右拦,花了好大的劲才使鹅安静下来,乖乖地走到“池塘”里沐浴游水。这时,两头鹅做出许多模仿鹅在水中的动作,曲颈,展翅,或蹲或立,尽情嬉戏。又登岸咬虱子,整理羽毛,整理完后便吃草觅食。这过程,牧童在一旁自得其乐,摆着破扇晃晃摆摆逗观众笑。好谑者摸摸这个观众的头,揪揪那个观众的耳,同观众打闹。观众在一旁嘻嘻哈哈:“喂,大头弟,过来。”牧童偏偏破扇地一摇,扭着屁股走开,又引得观众发笑。突然,两头鹅为争食咬斗起来,各不相让,这边进三步,那边退三步;这边扑扑翅膀,那边死死咬紧。双鹅相咬时,乐队转奏《双咬鹅》乐曲,与表演和谐配合,更咬得不可开交。牧童急了,连忙用笛子试图将它们分开。但这两头鹅斗得性起,哪里肯听?牧童气得直跺脚、抹眼泪,都无济于事。最后一咬牙,狠狠一挑,才把两头鹅分开。开始,这两头鹅还不死心,这一头横眼冷对,那一头扑翅示威,大有再比一场的决心。牧童好说歹说,才将两头鹅劝得收翅回归。于是,牧童拿出牧笛,横吹笛子,蹦蹦跳跳随在鹅后面下场了。
四、蜈蚣舞
蜈蚣,是一种丑陋吓人的动物,可偏偏有人将这种丑陋的动物化作舞蹈形式,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。这就是潮汕舞蹈中别具一格的民间大型广场舞蹈“蜈蚣舞”。
蜈蚣舞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的澄海西门陈成锦和石文勇两人。当时,澄海游神赛会之风极盛,各种各样的游行节目竞相出现。酷爱民间舞蹈的陈成锦与石文勇见蜈蚣爬行,扭扭曲曲,十分有趣,从而萌生了创造蜈蚣舞的灵感。经过一番潜心研究。终于设计制作了可供舞蹈的蜈蚣躯壳和整套舞蹈动作,经后人不断改进加工,已日臻完美。
澄海西门蜈蚣全长22米,分头、身、尾三个部分。头部长1米,身躯长18米,尾部3米。头部由额、鼻、嘴三大部分组成,酷似“醒狮头”。嘴俩侧有一对犀利的牙齿,两根嵌上透光的绿灯,雄壮威武。身躯是用硬、软28节布框衔接而成的,硬框用竹篾作骨架,每节55厘米,配足两对,共13节;软框只用布料缀成,每节长65厘米,称为“软肚”;再加上衔接首尾两节,共15节。舞动起来灵活自如。尾部由两根藤扎成剪刀形,并套上红绸。头、身均涂上斑斓夺目的色彩。主体发外,还配上一颗球状的蜈蚣彩珠。
舞蹈动作的设计是模仿蜈蚣的神态和动作。蜈蚣是节肢动物,表演者均用半蹲的姿势起舞,运用武术的“双下堂”、“丁字马”、“单弓”、“单恰”、“双恰”、“观音坐莲”等动作。蜈蚣舞动时蜿蜒穿梭,变化万千,构成了“3”字、“6”字、“8”字、“9”字、水波纹、蟠四柱等紧张激烈的高难度动作。优美的舞姿与健美的武术融为一体,气势磅礴,情趣盎然。在起舞的全过程中皆由彩珠引路,整条蜈蚣两眼青光闪烁。十三节腰身各点上烛火,一条红尾巴高高翘起,上下摇摆。加上焰火助威,彩珠飞射。至高潮处,犹如霞光满天,蔚为壮观,令人赏心悦目。表演时,常用“龙摆尾”、“出闸”、“飞凤衔书”、“柳青娘”、“水底鱼”、“白字吹鼓”以及民间小调为伴奏乐曲。
五、鳌鱼舞
鳌鱼舞是潮汕舞蹈的又一奇葩。传说鳌鱼与龙、凤、麒麟一样,是吉祥瑞庆的象征。古时候,人们称状元及第为“独占鳌头”。根据想象,潮汕人创造出鳌鱼舞来。
据说,鳌鱼舞始创于1943年,原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余锡渠在家乡搞地下革命活动时,便通过这种民间文艺的舞蹈形式联系群众,大受群众观迎。
鳌鱼的躯壳构造分为首、身、尾三部分。首部骨架用藤、竹和丝纸等材料扎制,外观加上彩绘,成为变形夸张的双角龙头。身躯用竹扎成两节骨架,外面罩一幅绘制鱼鳞的大布套,里面可容三个舞鳌演员钻进去操作;接近首部地方骨架还要作特殊设计,上面可容一个少年(扮成龙女)坐骑。尾部用藤扎制骨骼,外裹绸料结成鳌尾,可以活动,舞时能左右摇摆自如。首、身、尾连成一个整体,共由5个舞蹈演员操纵。躯壳总长共13米,鱼身最高一段离地约2米。
鳌鱼登场献舞时要由一擎珠人引带,擎珠人身穿侠装,头扎英雄巾,要学会前后滚翻、空翻等动作,与鳌鱼的各种舞姿互相配合,相得益彰。原来的舞鳌队,动作较为沉长拖沓,演出时间为两个钟头。这种冗长的表演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。因此,舞鳌队不断加以革新,为适应当代群众的时尚心理和欣赏习惯,把演出时间压缩为20分钟。这样,使整场表演收到动静结合、张弛有致、高潮迭起、热烈紧凑的最佳效果,赢得了观众的好评。革新后的鳌鱼舞分为“鳌鱼出海”、“穿梭波涛”、“龙女登鳌”、“鳌跃龙门”四个部分,并由24名少女组成的扇舞和12名男青年组成的水灯舞配合,构成大海波涛的优美意境。鳌鱼在擎珠人的引动下,游弋其间。吹箫奏乐,欢唱《鳌头独占》歌曲,令人心旷神怡。到高潮处,焰火冲霄,鳌鱼翻滚奔腾,跃臻龙门,吐珠献宝,令人心花怒放。新的鳌鱼舞不仅革新舞蹈动作与内容,整条鳌鱼躯壳也有较大改观。鳌头魁梧雄伟,涂上油彩,不易褪色,而且富有光彩;两眼经现代化光电处理,闪闪发光;身上粘上彩贴的七百多片锦鳞,璀璨夺目;并配上能摇摆动的尾巴,更加逗人。鳌鱼舞的伴奏需有成套的潮州大锣鼓班,由打击乐队和管弦乐队组成。打击乐配斗锣至少四对以上,还得有大钹、小钹、深波、苏锣等。管弦乐以大、小唢呐和笛子为主,其他乐器不拘,统一由司鼓指挥演奏。主要乐曲有《十杯酒》、《小扬州》、《水底鱼》等。
六、骆驼舞
骆驼,是潮汕人民所罕见的动物。然而,在潮汕民间舞蹈中,却有一种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样式━━骆驼舞。
骆驼舞为什么能流行于潮汕一带呢?据说,解放前,尤其是清末民初,潮汕各地的游神赛会活动十分盛行,每逢这种传统的祭神、游神日子,礼仪十分隆重,各乡各村各出奇招,标新立异。那时候,有一些北方人经常牵着骆驼来潮汕一带贩药卖艺,群众少见多怪,啧啧称奇。于是,澄海县城的艺人便据此创作了骆驼舞,在游神赛会期间登场献演。这种动物舞新颖谐趣,场面壮观,故引起观众浓烈的兴趣。后来又加插表演骆驼先生念《百草丹》一折,用浓郁的潮汕民间色彩描绘出北方人牵骆驼贩药卖艺的生动形象。
骆驼舞的主体部分包括骆驼、骆驼先生、药童、牧人及武打人员五个方面。骆驼躯壳的体积与真骆驼大致相同,用藤、竹扎骨架,糊上麻布,外表再用麻仁丝染棕色制成骆驼毛披上,或间以白色。脖子应是软体,可以伸缩。舞驼头者手执一根竹竿,在壳里操纵。牙齿用竹签制成,眼睛用木料装置,全身长3公尺,颈连头伸张至最高点3公尺左右,形象栩栩如生。舞蹈演员二人,藏在躯壳里活动。
骆驼先生同一人扮演,穿蓝色长袍,戴黑色枣仔帽,腰束绸带,足着草鞋,留八字须,背一把老式纸雨伞,伞柄挂个小铜锣,边走边敲。药童头发剪成左、中、右三颗桃形,中间的一颗要留长,可编成一支坚立的小辫子。上身围一个红肚兜,下身穿黄色裤,足蹬草鞋,脖子挂一个三角大神符袋,肩挑一担药囊。显眼的地方挂一束牛牙和一片大膏药,以示专门拔牙及治跌打损伤。骆驼奴(牧人)由一人扮演,身穿武侠装,头扎英雄巾,手牵着拴住骆驼鼻子的长绳。武打人员,2~8人均行,但必须是偶数。
伴奏部分需配备成套潮州大锣鼓班,包括打击乐与管弦乐,统一由司鼓指挥。打击乐有大鼓、斗锣、大钹、小钹等。主要乐器突出大唢呐。
《骆驼舞》的表演程式:开始由骆驼先生登场表演卖膏药,念诵《百草丹》,台词诙谐风趣;接着由武打人员登场卖艺献技;再由骆驼奴登场,作一番包括前滚翻、后空翻的高难动作武技表演,然后牵骆驼登场,先绕场一周,与观众点头致意,继而表演沐洗、吃草、喝水、咬虱子、摇身等生活动作。接着是与骆驼戏耍、互相较量,动作由简到繁,从易到难。最后是骆驼奴爬上骆驼背,骆驼驮着骆驼奴,在悠扬愉悦的乐声中退场。全过程表演时间约为一个小时。
七、狮子舞
狮子舞是我国流行最广泛的一项游艺活动,起源于三国,兴起于南北朝,到唐朝已相当普遍。我国素有“北方狮子舞”和“南方狮子舞”之分。“北方狮子舞”的狮子,外形全身由狮被遮盖,舞狮者只露出双脚,下身穿着和狮被同色的裤子和花鞋。由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,一人扮作一头小狮。另一人扮武士,手持绣球作为引导,并先开拳踢打,以引诱狮子起舞。舞狮动作有跌打、翻滚、跳跃、搔痒、抓耳等,还有滚绣球、过跳板、上楼台等。舞狮时配以京鼓、京钹、京锣,乐声昂扬,动作合拍,生动活泼,维妙维肖。
“南方狮子舞”以广东狮子最具特色,潮汕狮子舞也颇有代表性。其狮子造型是:大头、凸额、钩角、身形斑驳有花纹。狮头外壳是竹篾结构,纱纸粘贴裱褙,薄绸作里,并涂上五彩缤纷的图案。有的前额装上镜子,眼睛安上玻璃球,光彩夺目。广东狮子舞由三人组成:一人舞狮头,一人舞狮尾,一人扮成“大头弟”。“大头弟”头戴面具,手执大葵扇,引导狮子起舞,动作滑稽可笑。舞狮时伴有锣鼓队,狮子随着鼓点的快、慢、轻、重,忽而翘首仰视,忽而回头低顾,忽而回首匍伏,忽而摇头摆尾。在模仿动作上,有舔毛、擦脚、搔头、洗耳、朝拜、翻滚等;在技巧上,有上楼台、过天桥、跨三山、出洞、下山、滚球、吐球等。
八、走五方
“走五方”又名“走贡“,是流传于潮汕一带的一种古老的宗教祭祀舞蹈。其起始年代,目前尚无定论。”走五方”是设坛请五方神灵前来驱魔降煞,消灾抵难,保佑平安。每年农历七月普渡,或是打大醮以及较大型的功德、道场,都有走五方这种宗教祭祀舞蹈活动。
“走五方”有佛家和道家之分,其表演程式大同小异,只是服装摆设,以及所念经文各不同,动作套数繁简有些差异而已。表演时,把场地划分为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即中央、东方、西方、南方、北方五个方位。每个方位各设祭桌,摆上供器和佛像。表演者身穿袈裟或道袍,手拿黄、青、白、红、黑五色旗,不断挥舞跑动,表演不同动作,变换各种图形,配上打击乐伴奏,气氛颇为热烈。表演人数或5人、7人、13人不等,以5人表演为主。
表演的程序有称陀、压乙、双分、单蝴蝶、双蝴蝶、脱甲、铁索股、梅花、破头支、三脚凳等十套。
九、其他舞蹈
竹马戏,源于汉之前的一种武舞。以八骑为一队,每队配上八个马军,手执军旗,叫做“八军八骑”。一开始就用“吹鼓乐”伴奏,随着“勇!勇!勇!”的呼唱声,整齐划一。行进中不断变换队形,动作变化有序。
钱鼓舞,是宋代宫廷“小儿队”的一种队舞(南宋末年,宋军南逃,宋朝廷的“乐舞”、“百戏”、“杂剧”随之流传到海丰民间)。原为儿童表演,装扮的是一身童装。“钱鼓”是舞具,也是乐器,主要通过“弹鼓、拍鼓、摇鼓、丢鼓”发出的不同音响,烘托舞姿,调动舞步,并以脚踏地作为节奏。所用乐器组合,除“钱鼓”外,主要为“凤凰箫”,其余是二弦、三弦、手锣、琵琶、钹仔等。这是唐宋“南曲”的典型组合。舞曲为“南曲”中的“指套”。“指套”的另一特点,是故事情节《英台连》《陈三连》等。

潮汕民间舞蹈简介-图1

潮汕民间舞蹈简介-图2

潮汕民间舞蹈简介-图3

潮汕民间舞蹈简介-图4

(图片来源网络侵删)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90277521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mhthotel.com/post/2445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  • 刁秀源
    2024年08月07日 07:37:19
    潮汕民间舞蹈富有地域特色,热情奔放的舞姿展现出浓厚的民俗风情。
  • 荚诏嘉
    2024年08月07日 07:44:00
    潮汕民间舞蹈优美动人,表达着对生活的热情与希望💖👏。
  • 房采贤
    2024年08月07日 07:50:04
    潮汕民间舞蹈表演热烈欢腾,传递着浓浓的文化韵味和民族风情。 👏🎥
  • 福达涛
    2024年08月07日 07:51:51
    潮汕民间舞蹈充满着浓郁的地方特色,舞者们身姿轻盈如燕🕊️。
x

注册

已经有帐号?